avatar
Vincent Zheng

寫作的起源

一開始會寫部落格,是因為大學四年級某門課的老師,要大家在網路上寫文章,將實作過程記錄下來,當成作業。

畢業開始工作後,為了學習 Spring Boot 後端框架而看了許多文章。當時覺得相當吃力,心想若好不容易學到什麼東西,卻沒有記錄下來,日後隨著時間忘記,就十分可惜了!

另外,筆者也有查到撰寫文章的好處:

  • 可以做為筆記,日後遇到問題,便能回來參考,幫自己恢復記憶。
  • 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內容,並使讀者能理解,可培養表達能力。
  • 在整理想法的過程,有時甚至會發現自己仍有一些觀念還不清楚。
  • 幫助遇到問題,在網路上搜尋的人。

透過這種模式,將學習到的東西以教別人的方式呈現出來,是一種「費曼學習法」的實踐。

在寫出十幾篇的 Spring Boot 相關文章後,便在 FB 上分享到程式討論相關的社團。當時看著底下留言的回饋,還有數十次轉發,覺得蠻有成就感!

日後也保持這種一邊學習,一邊寫作的習慣。

部落格平台的轉移

Medium 平台

筆者原先是因為大學作業,才在 Medium 平台撰寫文章。而畢業後仍留在該平台,並將部落格取名為「新手工程師的程式教室」。「新手」一詞,代表當時年資尚淺;「教室」一詞,是希望讀者能學到東西。

Blogger 平台

後來 Medium 調整了 SEO 政策,所以導致文章觀看數下滑許多。直到 2021 年 5 月 8 日才搬家,開始將重要文章移動至 Google 的 Blogger 平台。

會選擇 Blogger 這種現成平台,單純是因為建立方便,只要直接註冊,便能擁有一個網站。對筆者來說,還可進行版面的調整。而對讀者的好處,則是使用 Google 帳號就能留言。

此外還接觸到 SEO 的知識,並串接 Google Search Console 與 Google Analytics 等網站分析工具,都是有意思的經驗。

筆者也重新看待部落格名稱的「新手」一詞,畢竟在剛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時,大家都曾經是新手。

Hexo 自架站

筆者在參加「IThome 鐵人賽」活動時,使用 Markdown 格式來寫作,覺得很簡潔。反觀 Blogger,筆者為了套用自己的 CSS 樣式,必須全程以 HTML 語法來寫作。

且若有程式碼片段要展示,還得先在 Gist 寫好,再置入文章中,十分不便。

因此,筆者利用等待去新公司報到的空檔,接觸現在許多人使用的 Hexo 架站工具,並部署到 GitHub Pages 來建立個人網站。該工具支援 Markdown 格式的文章,希望能增進寫作效率與閱讀體驗。

讀者回饋

下面收集一些先前部落格得到的回饋,作為紀念。最後祝讀者學習或查詢資料順利,喜歡的話,可以留言或寄信給我鼓勵!

被轉發到 Line 上的 Java 討論社群:

被轉發到 FB 的 TWJUG 社團:

前同事來信:

學弟來信:

讀者來信 1:

讀者來信 2:

讀者來信 3: